11月13日上午,随着57层最后一根钢框梁吊装完成,由分公司施工的海口中心主体钢结构历时近3年顺利封顶。 海口中心工程由288米的塔楼及附属裙房组成,地下3层,地上57层,总建筑面积约13.4万平米。裙房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与塔楼用抗震缝脱开。塔楼为阻尼器全钢结构,由支撑的内、外框柱及楼面钢梁所组成,并在10F、25F、40F设有3道桁架层,包含伸臂桁架和腰桁架。自工程开工以来,项目部积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工作职责,明确从部门到个人的工作目标,组织精兵强将全力以赴投入工程施工中,确保能够按计划、按节点完成目标。
力克难题促进度
海口中心裙房为五层框架结构,对称分布在主楼东南和西北两侧,采用抗震缝与主楼脱开。裙房主要为会议室、宴会厅,存在结构跨度大、单层净空高、有架空层等难题。裙房框柱主筋最大直径36毫米,海南钢材市场没有货源,需要提前从厂家订货,且对于单层层高5.4米的结构施工,架空层的模板支撑方案需要专家进行论证,同时由于梁截面尺寸种类多、与主楼交接边缘呈圆弧形等特点都给施工带来了很大难度。此外,海口高温多雨,属于海洋性气候,据气象资料统计,海口年平均湿度85%,几乎达到规范中焊接环境限值,对于钢结构建筑,其特殊的气候只能用严酷来形容。加之工程27层以下钢柱全部为Q420高强钢,且80%为50毫米以上厚板,在如此恶劣的气候条件下确保1.5万吨高强钢焊接质量极具挑战。
为此,项目部在焊接前邀请焊接专家进行工艺论证,针对海南气候特点制作了焊接防护工装,进行了多次焊接工艺试验,制定了最优的焊接工艺方案。本工程钢柱对接焊缝最大板厚100毫米,单个接口焊缝长度6.4米,需要4名焊工48小时不间断焊接完成,期间全过程伴随着电加热,焊接局部环境接近40度,对焊接工人的身心都是极大的挑战。为了训练一支敢打必胜的焊工队伍,项目部特从200多名焊工中进行理论、试焊、实操多道考核,筛选出40名焊接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的技术工人。为保证焊接一次合格率,质量管理人员着重对焊前和焊中进行检查,与工人师傅同时到岗,确保24小时全过程监控。 此外,钢结构建筑由于钢材的大量应用,其结构对温度变化敏感。施工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存在很大的应力和变形。为了确保结构完成后尺寸,项目部施工前进行了施工模拟分析,得出结构在自重和不同温度场下的变形情况,从而指导施工过程中进行预调。另一方面,为减小焊接收缩和应力,项目部提前有针对性的对部分钢柱进行预偏,施工过程中调整焊接施工顺序来减小焊接温度变化对结构的影响。
与此同时,项目部在进度计划编制和实施上,充分利用每一天,钢结构采用3班倒,全天24小时不间断作业,确保6天一层的施工进度;土建结构分东西两段,流水施工,紧随钢结构而上。期间合理安排塔吊、布料机、施工电梯、爬架爬升,保证整体施工进度。通过以上方法,项目部在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了快速施工。
精细管理保安全
海口中心作为超高层建筑,安全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涵盖项目施工的方方面面。自工程伊始,项目部在公司和分公司安全部门的帮助下,制定了《超高层安全管理方案》,从人员管理、深基坑安全防护、高处作业、防台防汛、钢结构吊装、文明绿色施工等方面入手,开展全面、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工作。 作为纯钢结构建筑,海口中心工程用钢量大,钢柱质量大,安全防护是纯钢结构施工面临的又一难题,不同于通常的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纯钢结构吊装作业四周临边,具有极高的风险。针对工程特点,项目部根据《建工集团安全防护设施标准》,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于基坑临边、楼层结构临边安装了工具式定型防护栏杆;于楼梯临边安装了定型化钢管防护栏杆;各楼层间电梯井口逐层挂设水平安全防护网,每隔3层设置一道硬质防护,并沿楼梯设置灯带,满足夜间照明需求。为保证长时间高空作业人员的安全,在钢结构施工梁、柱连接等作业面牢固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建立完备的整体安全防护体系,水平防护做好楼层周边及屋顶、井道及楼梯洞口等防护栏杆;竖向防护在桁架、梁下设水平安全网、核心筒外侧及建筑物周边设安全挑网、柱安装设置操作平台、洞口封闭盖板等。钢结构安装完后立即将压型钢板铺上,防止高空坠物将土建人员砸伤,形成安全可靠的防护体系。 消防安全是超高层建筑施工管控的重点及难点。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在促进度的同时,消防安全管理毫不放松。施工现场业主提供水源接驳管径为40mm,不能满足施工要求。针对施工现状,工程现场设置一个消防泵房及十八立方米蓄水池,满足了正常施工要求。作为超高层建筑,消防水不能直接输送至顶楼。和技术系统协商沟通后,经技术部门设计,于26层设立中转消防水箱,满足整栋楼288米消防给水需求。
安全文明施工方面,工程自施工即确立全国AAA文明工地的获奖目标。开设农民工安全教育大讲堂,建立安全教育体验基地;安装高压冲洗设施,保证出入车辆无带泥上路现象;现场厕所自动冲洗,设化粪池,高层楼内设移动式卫生厕所,保障楼内卫生清洁;施工现场噪声进行吸声、隔离降噪,确保噪声排放达标;现场场地硬化,基坑周围安装喷雾降尘设施,确保现场无扬尘;现场垃圾桶袋盖,垃圾分类存放,做到日产日清;统一施工现场照明灯具的规格,使用定向式可拆除灯罩,控制照明施工区域,尽量选用节能灯具;制定节水节电措施,随手关灯、经沉淀池处理的污水再利用,最大限度地节约水电能源;非机密性办公用纸两面使用后按废纸处理,节约纸张,保护森林资源。同时,针对海南的高温气候,于项目东侧门口设立人性化凉茶亭,供现场作业人员纳凉使用。
海口中心工程的安全文明施工得到了业主方和海南省政府的肯定,2016年度获得海南省“双创”单项奖,近期迎来了省质量安全监督局 “全国AAA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评审前期的调研指导,获得了省质量安全监督局领导的高度肯定,为海口中心“全国AAA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的获得坚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技创新助科研
海口中心沿海地区超高层纯钢结构施工技术研究已于2015年7月在集团立项,共有四项课题。自立项以来,项目部通过策划、分析、研究、论证,各项课题均进展顺利,现已发表两篇论文,3项专利已受理,截止目前,科技创效带来的降本增效收益共计360万元,其中,仅地下室钢柱-钢筋连接节点优化方案一项就降低原成本87.4万元。海口中心工程地下室部分钢柱截面大、数量多,剪力墙、梁、板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以存在大量钢结构-钢筋连接节点。原方案所有节点均采用连接板焊接方式,不仅耗损大量钢材,焊接施工工期也长。尤其是剪力墙连接节点甚多,工作面小,施工难度大。通过对剪力墙、梁、板与钢柱连接处进行优化设计(墙水平筋遇钢柱两端均采用连接板),连接板开长圆孔,减少不必要的焊接工程量,同时满足设计要求,既节省了施工成本,又缩短了工期。
与此同时,项目部结合自身情况,又分别立项课题3项,其中钢管混凝土与钢筋复杂连接节点深化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课题,总结了海口中心地下室复杂节点的深化设计与施工技术;大型复杂钢管混凝土密实度控制技术研究课题分别进行了钢管柱界面设计、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浇筑模拟实验及现场施工技术的研究,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本工程的施工技术;高温湿热地区超厚钢板焊接工艺研究课题通过焊接工艺实验及专家论证,提高了钢结构的焊接工艺水平。
“管理”是人在管理,“措施”是人在执行,细致而又周密的“准备工作”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焊前预热开始拍照,到对每个焊口焊接过程的检查,到焊后验收,都蕴含着管理人员和焊接工人的辛勤汗水。由于焊接作业采用全密封防风棚、使用电加热设备对焊缝全过程温控管理,“高温+密封+120度预热” ,大汗淋淋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常态,项目部每个人都心系工程,把公司利益放在首位,这是无私奉献精神的完美彰显,让我们为这些远赴海南的四建将士们点赞!